
王向红 副院长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工商系“企业管理”等五个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这是我院专业建设的一件喜事,也是我院示范性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党委、院长室对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各位专家、委员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借此机会,请先允许我向在座各位简单介绍一下我院的一些情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现在是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校园总占地637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图书藏量108万册,总投资超5亿元,教学设备总金额8000多万元;拥有8个系、35个专业,全部面向温州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开设,其中5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
在办学上,学院一直坚持开放式办学,依托温州民营经济,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形成了“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大力推进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根据温州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边学边做边练”中实现校企共育人才。
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们要继续在与温州民营经济的紧密合作上做大文章,要在“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中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三个示范”:
第一个示范——是要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我院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我们要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实现以“六共”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乃至引领作用,使学院成为温州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民营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吸收转化基地。
第二个示范——是要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温州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务实精神,使我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办出我们的温州特色。
第三个示范——是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我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我院的“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由“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教研合一基地等三部分组成,在功能上融“产学研”为一体,在教学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通过校内的“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三个阶段实训后,就可以顺利进入企业进行校外预就业顶岗带薪实习,使校内校外实训做到有机结合。
现在,我院已经与8个行业协会、300多家企业公司开展合作,形成了以 “六共”为主要内容的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了国家数控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省木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家具研发中心、市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十大校内研发和实训中心,以校企互赢为合作原则,在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成300多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成立了25个专业(大类)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为学校各专业的建设把脉领航。我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都是由各行各业的专家、领导组成,你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独到见解,是我院进行专业设置、确定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确定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审定教学计划,搞好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智囊团和指导机构。今天举行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也是我院示范性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里,我衷心希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委员能畅所欲言,以高度的热情密切关注我院的发展,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积极参与指导我院的专业建设,并希望你们能对我院的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有了你们的参与与帮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会更好更快,让我们一起共创温州高职教育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