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日《温州都市报》童卫军 姜瑜 报道)
本报讯 近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与几家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一家企业负责人说,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够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该学院的学生之所以特别受企业欢迎,是因为近年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从这些基地出来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
该学院的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极富特色,共有20多个专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生产性实训,实训基地开展的产品加工、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已经产生经济效益,探索出企业主导、学校主导、共建共享三种模式。
“正泰班”、“奥康班”……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里有许多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班级,这些班级被称为“订单班”,由学院与企业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由行业或企业主导在学校内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这些企业参与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并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拱设备,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此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还在校内开辟“创业园”,鼓励教师、大学生或毕业生留校创业,教师、学生创办的公司同时成为学生实训基地。温州思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该院毕业生在校园中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也是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每年接收100多名在校生进行创业实践。
相关链接:
http://www.wzdsb.com.cn/gb/content/2007-05/29/content_421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