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4日《温州日报》记者叶小静 高精哲报道)
过去温州的“两会”一般要到3月份以后才开,而今年的“两会”要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今明两天,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和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先后开幕。开得早有什么好处?代表委员们来得及准备吗?今年“两会”又有哪些变化和新鲜事?请看记者的报道。
新 来了学生志愿者
在政协提案组,学生志愿者吴春玲一丝不苟地把委员提案输入电脑。吴春玲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的学生,10天前她和其他10多位同学主动来到了市政协,成为此次筹备小组中最年轻的工作人员。这也是我市“两会”首次启用学生志愿者。
“我们之前在发言组主要负责校对工作,现在主要是帮忙把委员的提案录入电脑程序,”吴春玲对此感受颇深:“以前我们总觉得‘两会’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委员的提案我们都可以先睹为快,发现很多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这些问题也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巧 子“承”父职当委员父亲是委员,如今年迈的父亲“退休”了,儿子“继承”了这个光荣的“职位”,这样的巧事就发生在杨伟忠委员身上。据介绍,这也是我市第一对海外父子委员。
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杨伟忠是市八届政协委员,其父亲杨益盈是六届和七届政协委员。杨伟忠1980年出国,从事酒店贸易业,尽管生意繁忙,但一直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此次为了及时参加“两会”,21日就提前来报到了。“在我父亲之后,我能当选政协委员,真的觉得十分荣幸。”杨伟忠委员表示,这两天他主要和其他委员互相交流沟通,多了解温州的情况,从而在“两会”中交出更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