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中有幸查阅到畲民祖传资料《钟氏房谱》

村民详细讲解畲族姓氏情况
(来自文成实践队新闻部的报道)
7月8日早上8时,我院农村经济状况考察团与农村社会状况考察团的全体队员们在指导老师梅碎彬、虞晔的带领下来到海拔约600米的西坑镇龙口降村,对该村的民俗风情、经济状况及分布结构进行了实地考察。
龙口降村坐落在离镇所在地3.5公里的半腰山上,是文成县畲族人口较多的村,目前该村仅有在村人口14人,大部分都为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均已外出打工,全村共有耕地68亩(人均0.26亩)、林地832亩,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农业生产和农闲时劳务输出,山上农民平时较少下山,自给自足各类蔬菜。
在调查中,当地一位钟姓退休干部告诉大家,由于村子里屋与屋相隔较远,卫生状况较好,曾被温州市委评为卫生先进村,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使得该村成为全文成经济最落后的村,虽通电已八、九年了,但村子里现在还没有广播、闭路电视,给村民生活带了诸多不便。当笔者问及农村子女教育问题时,钟大爷无奈地说道,山区子女教育成为困扰村民的严重问题,许多孩子上学都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去镇上求学;同时巨额的学费对村民来说也是项重负担,许多学习优秀的孩子迫于无奈只好读完初中直接外出打工。
在与钟大爷的交谈中,大家还看了保存较为完整的钟氏宗谱,对其畲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调查收集了有力的资料。
同时,农村经济状况考察团与农村社会状况考察团还于7月13日实地调查了位于西坑江山村的山洋高山盆地的百龙中草药示范基地。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基地由江山村党员叶渔春个人投资近100万建立,叶老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开垦荒山,实行联片经营,结合科学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基地效益,他致富不忘本,还带动其他村民一同致富。之后,叶老还把实践队员们带到药材种植基地向同学们现场讲解药材的种植情况及用途。